查看原文
其他

一种中药引起的关注~刚刚,布小林调研小通家中药材产业

小通工作室 中国通用技术集团 2020-10-18

武川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大青山北麓,地处世界公认的优质药材黄金生长纬度——41°至43°之间,平均海拔1500-2000米,年平均气温3.0℃,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是药典中记载的黄芪主要产地,清末民初已获“正北芪之乡”的美称。据《绥远通志稿》载:“武川县……药材以大黄、黄芪、防风、黄芩、党参、甘草数种为大宗。”武川党参“产于大青山一带,祁州市称为青山参,为药材中最贵者。”


2017年

中国通用技术集团开始在当地发展中药材产业,将工信部赤芍项目引入武川,截止目前,种植赤芍1047亩,完成1125亩野生赤芍围栏抚育基地建设,累计支付资金540.23万元。

2018年

在武川试种高品质甘草、黄芪、红花等中药材,种植规模扩大到2100亩。

2019年

在不断总结前期建设经验的基础上,2019年通用技术集团全力推进“中国通用武川中药材产业扶贫示范园建设”,实现集中、规模化种植甘草、黄芪、黄芩、防风等中药材3700余亩(含一处武川道地药材样本展示田),其中种植黄芪1300余亩,出口甘草育苗200亩。2019年,通用技术集团在武川种植中药材总面积达5500亩,比2018年增加了3400亩,带动全县种植中药材面积2.5万亩。中药材产业发展示范效应逐步突显。根据武川县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2020年预计推动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5万亩。



在通用技术集团的大力推动、帮扶和带动下,武川县2019年中药材种植面积迅速增加,中药材产业扶贫带动效应进一步增强。全县初步形成了“山地中药材、平川食用菌、沟壑经济林、坡地小杂粮、点上乌骨羊、面上优质薯”的特色产业促脱贫新格局。

中药材产业成为武川县名副其实的“四大产业链“之一。通用技术集团以中国医药中药材产业为依托,造血式扶贫成效初显,预计后续3-5年,可带动至少约100-200户农民,通过发展药材种植、参与药材加工而增加收入,在助力武川县脱贫致富、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迈开坚实的步伐。

2019年以来,呼市电视台“政在关注”以“产业扶贫怎么搞?请开启武川模式”,正北方网以“众企业‘授人以渔’助力武川脱贫攻坚”,《内蒙古日报》以“黄芪之乡要圆产业梦”,《呼和浩特晚报》以“他们靠产业过上好日子”,《中国农民日报》以“重振‘正北芪之乡’——中国通用技术集团帮扶武川县发展中草药产业纪实”,《今日头条》以“扶贫看功力!世界500强带动武川种植中药材2.5万亩”为题,对通用技术集团中药材产业扶贫等工作给予深度、重点报道,相关报道被新华网、人民网等网站转载,取得了较好社会效益。


最近,小通在武川发展的中药材产业已经引起了自治区领导重点关注啦!




11月26日上午,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副书记、政府主席布小林一行专程赴中国通用技术集团内蒙古通用中药有限公司调研中药材产业扶贫情况。


自治区常委、呼市市委书记王莉霞、自治区农牧业厅厅长孙振云、自治区扶贫办主任么永波、呼市市委常委武川县委书记云海、武川县委常委县委办主任彭少冲、武川县委常委副县长袁波等有关领导陪同调研。



内蒙古新闻联播、内蒙古日报对此次调研工作进行了相关报道。



点击观看报道视频

☟☟☟☟☟




布小林一行先后参观考察了公司质量检验区、中药饮片生产车间、仓库以及产品展厅等,详细了解企业的中药材生产经营和产业扶贫情况。



期间,布小林不时询问有关中药材种植加工情况,对“正北芪”产业的发展表现出浓厚兴趣和高度重视,对通用技术集团中药材产业扶贫以及带动当地产业发展方面给予了充分肯定和赞扬。



小林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医药的发展非常重视,武川县是“正北芪”之乡,道地药材产区,黄芪资源优势突出,一定要保护利用好“正北芪”这一品牌,深入挖掘“正北芪”优势资源,传承精华,守正创新。





△“正北芪”之乡武川种植的黄芪


小林强调,

在中药材种植加工过程中,一定要高度重视产品品质,政府有关部门和内蒙通用都要加大宣传力度,把“正北芪”这一品牌宣传推广好,将武川县中药材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做优。



她鼓励内蒙通用要继续扩大黄芪等道地中药材种植规模,提高市场影响力,进一步在黄芪精深加工方面下功夫,延伸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加强产品创新研发,丰富产品品类。布小林勉励内蒙古通用中药有限公司一定要做好“正北芪”产业,牢记习总书记对中医药事业的嘱托与期待,打造好“正北芪”全产业链。



黄芪不仅是一味常用的有名中药,还被广泛用于食疗,是著名的保健滋补佳品。黄芪的药用历史已有2000多年,在中医处方中常有黄芪的身影,且多是担当主药。黄芪,味甘,性微温,归肺、脾经,具有健脾补中、益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托毒生肌作用,是中医补中益气的要药。


黄芪应用广泛,受到许多名人喜好。白居易也有一首《斋居》诗提到黄芪粥:“香火多相对,荤腥久不尝。黄芪数匙粥,赤箭一瓯汤。”诗中有黄芪、赤箭(天麻)两味中药。可见,唐宋时期文人墨客用黄芪作为药食两用之材调养,已是一种时尚和习惯。



现代研究发现,黄芪能促进机体代谢,保肝利尿,抗疲劳,增强和调节机体免疫功能,调节血糖,增强心肌收缩力而保护心血管作用,还能降血脂、抗衰老、抗缺氧、抗辐射等。有人还发现单味黄芪对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炎等有显著疗效。从古至今,黄芪都扮演补正气、强体魄的重要角色,是人们离不了的药食两用材料。





扶贫攻坚“正北芪”!





推荐阅读

(点击图片即可获取全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